上映兩天,票房已超4億,《哪吒之魔童降世》(簡稱《哪吒》)成了暑期檔最大的驚喜。
這是IMAX首部國產動畫電影,由80后鬼才導演餃子執導,在傳統神話的外殼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新故事。“故事改編得不錯,小孩兒圖個樂子,老人看情懷,至于我們年輕人,看完各有各的想法。”一位上映首日走出電影院的觀眾如此評價。
短短兩天,《哪吒》風頭超過此前被視為暑期票房主力的《銀河補習班》,被網友戲稱“鄧超救不起這暑期檔,哪吒能”。這部五年磨一劍的電影,目前豆瓣8.7分,在貓眼上想看人數位居同檔期影片Top1。
上映首日,僅用1小時29分票房就突破一億,刷新國產動畫電影首次當日票房破億最快記錄,截止7月28日中午票房已破5億,貓眼預測內地總票房將達22.59億元。
《哪吒》火了
歷時3年,1600人參與創作
電影《哪吒》憑什么稱霸暑期檔?
“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頂著黑眼圈,長著鯊魚牙,魔丸轉世,片中的小哪吒性格暴戾,惹是生非,很多網友在看到預告片時直呼“這不是我印象中的哪吒”!
除了哪吒,其他人物設定顛覆也很大。以往仙風道骨的太乙真人,成了操著一口熟練川普的醉鬼;而靈珠敖丙則一改往日形象,是個十足的謙謙君子,令人意外的設定還有,兩人從死對頭變成了朋友關系。此外,殷十娘、李靖和申公豹等角色均打破了神話固有的傳統印象,做出不同程度的改變,使其更加細膩而真實。
與其他版本的哪吒相比,這款哪吒天生命苦,一出生就是“魔童”,受盡世人偏見。“人們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這句話貫穿全片,是影片的痛點和淚點,也引發了網友激烈的討論。與其說哪吒本身是魔,不如說是人們的偏見令他變成了魔,如同導演餃子所言,片中最大的反派其實是命運。因此片中沒有絕對的反派人物,他們各自背負著“種族歧視”和“家族命運”等壓力。在經歷成長與選擇后,電影主題呼之欲出——我命由我不由天。
雖然也有網友指出電影存在一梗多用,結尾略顯倉促等問題,但總體來看,在國漫里已屬上乘之作。這個夏天,小痞子一樣的哪吒成為“團寵”,火了。
電影爆紅,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但更像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年夏天,《少年的你》、《八佰》等多部曾被寄予厚望的電影相繼撤檔,暑期檔疲軟之下,《哪吒》的上映堪稱驚喜,數據顯示,目前的排片占比為42.95%。
當然,這更離不開背后的“良心制作”。制作5年,歷經66版劇本修改打磨,全片1318個特效鏡頭,占比80%,是1600多人共同的參與制作,才成就了一個熒幕上的哪吒。相信看過影片的觀眾都會對這個頂著黑眼圈,看起來又痞又喪的哪吒形象印象深刻。導演餃子此前采訪時表示,“片中,顛覆性‘黑眼圈’哪吒的形象,大部分靈感其實是來自團隊的集體熬夜。”
而《哪吒》聯合制作方之一大千陽光CEO張潤華在接受投資界(ID:pedaily2012)采訪時也表示,“我們這邊對于《哪吒》的制作周期是在一年內,但電影本身的制作量很大,為了確保電影按時保質上映,團隊在春節前就一直在加班加點了,尤其是春節后的幾個月,更是通宵死磕各種視效制作。”
打破票房紀錄
揭秘背后出品方“神仙”陣容
《哪吒》的火爆,離不開背后全程保駕護航的各家機構。據了解,《哪吒》由光線彩條屋影業、可可豆動畫、十月文化等機構聯合出品,大千陽光、可可豆動畫等20多家公司擔任制作。
其中,光線彩條屋影業、可可豆動畫、十月文化三家出品方之間相互關聯,背后都繞不開“光線傳媒”。
其實,早在2015年,趕在有“國漫之光”稱號的《大圣歸來》上映前,光線傳媒就投資了導演田曉鵬的公司十月文化。當年7月,光線傳媒出資92.67萬持有十月文化28.11%的股份。與此同時,光線傳媒業也開始著手布局自己的動漫版圖,注冊成立了孫公司“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在 “XXL超大號想象力”戰略發布會上,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攜彩條屋亮相,不僅一口氣發布了22部動畫片單,還表示已投資了13家動漫公司,其中也包括《哪吒》另一出品方、制作團隊可可豆動畫,該企業由導演“餃子”(楊宇)擔任法人,企查查數據顯示,彩條屋通過認繳出資額90萬持股30%。
可可豆動畫股權一覽
那時候,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意氣風發,“我的夢想是擁有一個中國皮克斯集團,占據中國最好動漫內容的半壁江山”。四年時間里,彩條屋陸續出品了《大魚海棠》、《大世界》、《大護法》等高分影片,但是質量忽高忽低,外界對其評價也褒貶不一。《大魚海棠》上映時,曾一度打破當時國產動畫首日票房紀錄,累計獲得5.64億元票房,但該片口碑平平;而后面的《大護法》、《大世界》口碑頗佳,卻出現了叫好不叫座的現象,票房沒有跟上。直到如今,《哪吒》的口碑票房雙收,彩條屋重新受到關注。
作為電影的聯合制片方,大千陽光本次承擔了《哪吒》的片頭制作部分。大千陽光也曾于2018年5月獲得彩條屋影業 4000萬元的戰略投資,完成投資后彩條屋影業持有大千陽光20%股份。值得注意的是,大千陽光不僅是《哪吒》的制片方,還是《大圣歸來》的聯合制片和制作方,曾承接片尾“終極BOSS戰”的制作。
正是堪稱神仙打架出品制作陣容,共同打造了《哪吒》這樣的一個爆款呈現給觀眾,也讓人們在《大圣歸來》、《大護法》、《白蛇緣起》之后看到了中國動漫的未來。
票房僅占4.4%
國產動畫何時迎來黃金時代?
中國苦優質動畫電影久矣。
回顧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史,雖然發展較為緩慢,但也不乏精品出現。比如第一部大型動畫長片《鐵扇公主》,第一部彩色寬屏動畫長片《哪吒鬧海》、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和一系列剪紙電影等,曾享譽海外,被視為那個年代的“國漫之光”。
但后來的國產動畫電影大多脫不開低幼化問題,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以來的喜羊羊系列電影和2014年以來的熊出沒系列動畫電影。但從《西游記之大圣歸來》開始,國產動畫電影開啟了全年齡段的探索。幾年前,觀眾在觀看動畫電影時,多會選擇日漫和歐美好萊塢等名聲在外的“大廠制作”,如今國漫漸漸崛起,給了觀眾更多的選擇空間。
盡管如此,國產動畫電影在整個電影中仍然處于“邊緣化”的尷尬境地。據光明日報報道,2018年,我國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為16.85億元,僅占4.4%。而在發展比較成熟的電影市場,動畫電影票房占比能夠達到15%~20%。
對此,大千陽光CEO張潤華表示,中國動漫在市場整體成熟度上,與歐美和日本動漫相比確實還存在著一定差距。“首先國民普及度與認知度還不夠,很明顯的例子是,大家去影院看一部電影的時候,動畫電影往往不是首選,但在日本或者歐美成熟市場,大家并不會先考慮這是不是動畫電影。此外,在動畫創制的專業人才數量、基底技術環境的支撐等方面都還有差距。”
但她指出,中國動畫市場處于上升期的大趨勢是不會變的,隨著市場規范化的調整,擠出了前些年的一些急功近利的泡沫,“中國CG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日新月異,中國觀眾對動畫電影的審美和認知也在急速上升,這要求我們在創作制作的過程中,要加入很多更新鮮的東西,要耐心呈現出更好的故事來。因為動畫創制的品質發展,會拉升國民對動畫作品及產品的消費,國民在動漫的消費增長又會反過來刺激和反哺動畫創制的更進一步提升,這是個螺旋式上升的純市場行為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端也在不斷釋放促進動漫發展的紅利信號。早在2006年,《關于扶持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就提出扶持民族原創,推進傳統動漫產業升級;到2012年6月,文化部印發《關于扶持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完善動漫產業融資政策,鼓勵各類資本投入動漫產業;2019年1月,《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規定》和《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規定》,鼓勵有條件的文化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推動資產證券化。
這意味著,國產動畫有望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而自《大圣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問世之后,富有中國神話色彩的國產動畫正成為眾多影迷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