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稱】
百慕大群島 (The Bermuda Islands)。
【面 積】 53.3平方公里。
【人 口】 63,503人(2001年7月估計)。非洲后裔約占58%,歐洲和北美人后裔占36%,其他占6%。英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葡萄牙語也通行。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首 府】 漢密爾頓(Hamilton),人口4680人(1991年)。?
【總 督】 約翰·索羅爾德·梅斯菲爾德(John Thorold Masefield),1997年6月任命。?
【簡 況】 北大西洋西部群島,距
美國東海岸的南卡羅來納州917公里(可乘飛機由費城或紐約轉機前往,約兩小時)。由7個主島以及150余個小島和礁群所組成。當地氣候常年高溫且濕熱,年平均氣溫21℃。年平均降水量約1500毫米。?
1503年西班牙人胡安·百慕大首先發現該島。1684年淪為
英國殖民地,是英聯邦中最早的英國殖民地。1940年3月,英美簽訂《行政協定》,美以一些舊驅逐艦為代價,租借該群島中的摩根、特克爾和圣大衛三個島嶼,為期99年。1957年英國軍隊最后撤出百慕大群島。1968年百慕大群島獲得內部自治權。??
【政 治】 英國海外領土。1995年8月,百慕大曾就獨立問題舉行全民公決,73.6%的選民反對獨立,主張獨立的總理斯旺被迫辭職,財政部長戴維·索爾出任總理。1997年3月27日,戴維·索爾因黨內分歧辭去總理職務,后由環境部長帕梅拉·戈登繼任,成為百慕大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1998年10月,進步工黨在大選中獲勝,珍妮弗·史密斯就任百慕大歷史上第一位進步工黨總理。
【憲 法】 1968年制定。最新一次修訂是1989年。現行憲法規定,百慕大為英國殖民地,設自治政府;總督代表英國女王,通過總督委員會掌管外事、防務和內部治安;總理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由總督任命;其他部長由總理任命;內閣對議會負責。
【議 會】 兩院制。分上下兩院。任期五年。上議院由11人組成,3名由總督酌定,總理推薦5名,反對黨領袖推薦3名,均由總督任命。下議院由40人組成,普選產生。任期不超過五年。本屆下議院中,進步工黨占26席,聯合百慕大黨占14席。
【政 府】 本屆政府1998年10月大選后組成,主要內閣成員有:總理珍妮弗·史密斯(Jennifer Smith),發展和機會部長泰瑞·李斯特(Terry Lister),教育部長密爾頓·斯科特參議員(Milton Scott),環境部長泰瑞·李斯特(Terry Lister),財政部長尤金·考科斯( Eugene Cox),衛生和家庭服務部長納爾森·巴斯科姆(Nelson Bascome),勞工、內政和公共安全部長葆拉·考科斯(Paula Cox),立法事務部長洛伊斯·布朗·伊文斯(Lois Browne Evans), 青年、體育、公園和娛樂部長丹尼斯·李斯特(Dennis Lister),通訊和電子商務部長瑞勒·威布(Renee Webb),旅游部長戴維·艾倫(David Allen),運輸和航空服務部長艾瓦特·布朗(Ewart Brown),工程部長阿列克西·斯科特(Alex Scott),不管部長蘭道夫·霍頓(Randolph Horton)。
【司法機構】設最高法院、上訴法院和三個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對一切嚴重的刑事、民事案件行使裁判權,并接受地方法院案件的上訴。上訴法院成立于1964年,職權與其他英聯邦國家的上訴法院相同。首席法官奧斯丁·沃德(Austin Ward)。上訴法院院長詹姆斯·阿斯特伍德爵士(Sir James R. Astwood)。終審權在英國樞密院的司法委員會。
【政 黨】有三個政黨:
(1)進步工黨(Progressive Labour Party):執政黨。1963年建立,左翼黨,黨員大多數為黑人。主張立即擺脫英國統治,經濟“百慕大化”。領袖弗雷德里克·韋德(Frederick Wade)。
(2)百慕大聯合黨(United Bermuda Party):反對黨。1964年建立。溫和的多種族右翼黨,主張各種族團結和保留附屬地位。支持自由企業制度。領袖帕梅拉·戈登(Pamela Gordon)。??
(3)民族自由黨(National Liberal Party):1985年建立,由百慕大聯合黨分裂出來的成員組成。領袖吉爾伯特·達雷爾(Gilbert Darrell)。?
【經 濟】與美國經濟聯系緊密。旅游業和國際金融服務業為支柱產業,近年保持高速增長。隨著美國經濟走緩,旅游業受到影響。百經濟出現增速放緩,實際增長率保持在2-3%左右。2000年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7億美元。
均國內生產總值:43548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9%。
貨幣名稱:百慕大元;1元=100分。
匯率(基本固定匯率):1美元=1百慕大元。
通貨膨脹率:2.7%。
(資料來源:2001年3月經濟季評)
【工 業】 由于缺乏自然資源,只有船舶修理、小船制造、制藥和手工藝品等小型工業。近年來,政府積極鼓勵發展輕工業生產。1993年,工業占國內生產總值10.2%,從業人口約占勞動力總數的7.7%。?
【農 業】 占國內生產總值2.5%。有可耕地839英畝,主要種植蔬菜、柑桔、香蕉等。80%食品靠進口,奶、蛋基本自給。農業勞動力缺乏,僅占就業人口總數的1.1%。
【金融服務業】第二大經濟部門。由于百慕大政局穩定,沒有外匯管制,并嚴格遵守金融保密法。該群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境外金融和商業中心之一。1999年以來,從業人員保持在3200多人。保險業相當發達,約占世界意外險種再投保量的1/3,1996年保險業務收入達198億百慕大元。
公司注冊業發展勢頭強勁。2000年增長高達9.5%。其中大部分為保險公司,其次為商貿公司、航運集團、個人投資公司。百慕大是世界第五大船舶注冊地。
【旅 游 業】 是最主要的經濟部門,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2%、外匯總收入的40%。從業人口占全國勞動力的60%。主要接待高收入游客。近年來旅游業不太景氣,1997年接待外國游客562619人次,下降1.7%;旅游總收入13.96億美元。2000年上半年旅游業繼續下降了6%。85%的游客來自美國,其余的來自加拿大、西歐國家。
【交通運輸】 公路:總長約611公里。1994年注冊車輛48677輛,包括私人小汽車20727輛,商業用車3389輛。為緩解交通擁擠狀況,每個家庭限購一輛客用汽車。?
水運:有三個主要港口:漢密爾頓、圣喬治和愛爾蘭島自由港。1993年有商船106艘。?
空運:肯德利費爾德是惟一的國際機場。有通往英國、美國的航線。1992年客運總量7585941人次,貨運量600噸,空運郵件668噸。?
【財政金融】 關稅、公司稅、印花稅和土地稅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
2000/2001財政年度,關稅、印花稅收入略有下降,部分抵消了土地稅和公司稅的大幅增長。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力度,教育預算增長達40%。
【對外貿易】 幾乎所有商品依賴進口。進口產品的75%來自美國。主要貿易伙伴是美國、英國、意大利和加拿大。外貿歷年巨額入超。主要進口產品為機械和運輸工具、食品、飲料、制成品和燃料等。出口以藥品的再出口為主,本地主要出口產品為化妝品和鮮花。近幾年進出口情況如下(單位:百萬美元):
1998 1999 2000
出口額 33 51 56
進口額 629 712 739
差 額 -596 -661 -683
(資料來源:2001年3月經濟季評)
【人民生活】 政府實行社會保險和養老金制度,為所有就業者提供養老金。1970年政府頒布醫院保險法,為所有居民提供醫療保險,并為兒童提供免費醫療,為老人提供醫療補貼。1998/1999財政年度,醫療衛生和社會福利開支占29%。1993 年有3個醫療中心,490張病床。1995年醫務人員數目共達668人,其中內外科醫生90名,牙醫48名,護士530名。1991/1992年度有電話機38460部。目前有收音機55000臺,電視機36000臺。?
【軍 事】 軍事事務原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管理。美國在百設有軍事基地。美國、英國、加拿大三國駐百軍事人員達3000人。現美國在百的軍事基地已撤銷。百地方國防軍有一個團,約700人。?
文化教育
【教 育】 公立學校為5歲~16歲兒童提供免費義務教育,并為高等教育及教師培訓提供大量獎學金。成人文盲率僅為1.6%。1998/1999財政年度,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開支占預算總額的31%。1997年在校學生共10533人,其中6378人在公立學校學習,3512人在私立學校就讀。現有小學18所,中學14所,特別學校5所,私立學校5所。有一所百慕大學院,大專性質,國內無大學。學生中學畢業后一般赴美國、英國或加拿大的大學深造,如學生被這些國家的名牌學校錄取,百政府將為每位學生提供獎學金。?
【新聞出版】 有一份日報,兩份周刊,一份月刊和一份雙月刊。《皇家日報》:晨報,發行量17500份;《百慕大太陽》:周刊,發行量15500份;《中洋新聞》:周刊,發行量14500份;《百慕大人》:畫報月刊,發行量14000份;《工人之聲》:雙月刊。?
百慕大廣播公司經營兩家商業電視臺和五家廣播電臺。另有一家圣喬治廣播公司。百慕大許多地方可收看有線電視節目。?
【對外關系】 外交由英國掌管。百慕大作為英國代表團的成員參加國際勞工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際組織。美國在百慕大派有總領事。
“百慕大魔鬼三角”名稱的由來,是1945年12月5日美國19飛行隊在訓練時突然失蹤,當時預定的飛行計劃是一個三角形,于是人們后來把美國東南沿海的西太平洋上,北起百慕大,延伸到佛羅里達州南部的邁阿密,然后通過巴哈馬群島,穿過波多黎各,到西經40線附近的圣胡安,再折回百慕大,形成一個三角地區,從此被稱為百慕大三角區或“魔鬼三角”。在這個地區,已有數以百計的船只和飛機失事,數以千計的人在此喪生。從1880到1976年間,約有158次失蹤事件,其中大多是發生在1949年以來的30年間,曾發生失蹤97次,至少有2000人在此喪生或失蹤。這些廳怪神秘的失蹤事件,主要是在西大西洋的一片叫“馬尾藻海”地區,為北緯20°-40°、西經35°-75°之間的寬廣水域。這兒是世界著名的墨西哥暖流以每晝夜120-190千米,且多施渦、臺風和龍卷風。不僅如此,這兒海深達4000-5000米,有波多黎各海溝,深7000米以上,最深達9218米。
到目前為止,對“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解釋可歸納為如下幾類:一類認為,這些失蹤是由于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聯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飛碟在作怪。第二類則認為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異常、洋底空洞、甚至還有人提出泡沫說、晴空湍流說、水橋說、黑洞說等等,用一些奇異自然現象來解釋“百慕在魔鬼三角”。最近,英國地質學家,利茲大學的克雷奈爾教授提出了新觀點,他認為:造成百慕大海域經常出現沉船或墜機事件的元兇是海底產生的巨大沼氣泡。在百慕大海底地層下面發現了一種由冰凍的水和沼氣混合而成的結晶體。當海底發生猛烈的地震活動時被埋在地下的塊狀晶體被翻了出來,因外界壓力減輕,便會迅速氣化。大量的氣泡上升到水面,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來所具有浮力。恰逢此時經過這里的船只,就會像石頭一樣沉入海底。如果此時正好有飛機經過,當沼氣遇到灼熱的飛機發動機,無疑會立即燃燒爆炸,蕩然無存。與此相反,有些人認為這些奇特的失蹤現象彼此間并無聯系,因而也就否定百慕在魔鬼三角的存在。百慕大這層神秘的面紗是否已經揭開,沿待后人的研究驗證。